《数码人生》连载之二十三 开疆扩土
当时的兰州科技街,电脑店铺林立,工联刚成立时所租的店面赶不上工联发展的速度,狭小的店铺阻碍了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于是在工联完成改制后,南振岐首先从公司规模上来进行改革,而公司规模扩大的第一步便是店面的扩大。因为此时的南振岐,心里有着一个更为宏大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将工联公司做成兰州的头号IT经销及服务公司,而且要将工联做成老字号的“百年老店”。更何况,南振岐为了自我愿望及价值的实现已经辞掉了国企的工作,摔碎了当时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南振岐没有退路了,他不可能再回到当年的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更不可能轻松到只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仅仅在电脑室里消磨一天的时光。现在,他的一切都和工联公司联系到一起,工联的成功便是南振岐的成功,工联的失败更标志着南振岐的失败。南振岐不是一个轻易放弃或是认输的人,农村孩子骨子里的那股冲劲,那股牛劲,那股拼搏奋斗的精神,那份对胜利的坚信,那份对未来的憧憬支撑着南振岐继续在IT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奋斗出一片真正属于他的IT天地。
但是,前进的道路上总是遍布荆棘,踌躇满志的南振岐和工联人在扩大工联规模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诸如租房过程不顺利,房主哄抬价格,合同到期等问题,而这之中留给南振岐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情。
97年初的工联公司,位置还在科技街渭源路十字附近的一间63平米的房子内,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同时也伴随着科技街的发展,店面狭小极大地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南振岐开始寻找新的店面。当时南振岐在科技街一个小学门口租了一层的店面,而且在年底时南振岐和房子的房东也签好了合同。当时由于科技街发展迅速,店面紧张,房价非常高,所以在租这个店面时花费了极大的代价。但是在考虑到这样的扩张是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南振岐也就狠狠心,签下了合同。签好合同后南振岐就去了北京进货谈业务,刚到北京不久,公司员工就打电话告诉南振岐,说房东出尔反尔,要将房子租给别的出价更高的公司。现在看来,这明显就是违反商业道德的,更何况已经签订了合同,南振岐完全可以用别的手段来予以解决。但是当时的南振岐,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就从北京连夜赶回兰州,着手解决这件事情。当时工联最开始租的房子也快要到期,若是在近期找不到店面,工联可能就要面临没有店面的危险。更何况一个公司要做长远的发展,经常性地搬家,变换地方是很不合适的,倘若是最后要离开科技街,可能最终等待工联的将是彻底从兰州消失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南振岐偶然间看到了兰州许多电脑公司因为随意变换地址而最终失败。此时的南振岐,更是由衷地焦虑紧张,怎么样解决这个难题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
在一番苦苦搜寻之后,南振岐终于在科技街133—2号的二楼找到了面积足够容纳公司的店面。选好址后经过一番装修,工联就从原来的地方搬到了133—2号的二楼,这个地方也正是原兰州北大方正地址。但是问题又出现了,一般的客户买东西都是在一楼,上二楼很不方便,于是南振岐就加大宣传的力度,八月份进行了公司成立三周年庆典和计算机展示会,并且还成立了股份制公司,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工联进行全新的宣传。为了解决工联发展的后顾之忧,南振岐不断地扩充店面。于是工联的店面就从133号往132号扩张,只要有地方,南振岐就盘下来,到了2000年,整个二楼都被南振岐盘了下来,工联的规模扩大到相当的程度。并且还贷款将甘肃科技公司的一栋400多平米的三层楼房买了下来,公司有了足够的店面,可以放心大胆地在科技街上发展,南振岐扩大公司规模的第一步,走的相当的成功。
从1996年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工联公司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历史发展机遇,苦练内功,在经营和管理上面都加大投入力度。经营方面,逐渐变单一硬件销售服务模式,开始涉足IT服务领域,扩大了发展空间,知识与技术的积累得以进一步释放。将经营触角转向CAD软件、系统集成和IT服务业务,奠定了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公司员工也由原先的几人增加到30人左右,公司规模扩大,销售收入突破了千万元大关,原始资本积累加速。而这一时期,恰恰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在经营规模和经济总量上开始大幅上升,工联公司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作坊式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过渡,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初步形成。
自南振岐96年初识企业文化以来,便对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而折服,也下决心创建属于工联自己的企业文化。工联企业文化的建立,绝不是闭门造车,凭空产生,而是通过南振岐及工联人在吸收合作伙伴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从关注客户、关注市场、服务为主的理念入手,是对工联公司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因而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文化的融入也是点点滴滴的事情。那些能被一以贯之的东西就在南振岐及工联人每天的正常工作中,在南振岐与客户的交流中,更在南振岐对工联未来的思考中。
面对客户,工联人永远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并秉持“我们的一切来源于客户;我们的一切为了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努力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前沿服务。微笑面对、体谅用户感情,不抱偏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客户。本着这样的原则,工联树立了一大批忠诚的用户,并由这些用户带来更广大的用户群,这成为这几年工联获得的最大成就,也为工联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
管理上,完成改制后的工联同南振岐及公司员工利益相连,通过竞争机制及奖惩机制的设立,工联上至南振岐下至所有员工,均视工联为自己的公司。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团队合作,在业务上诚实守信,追求精益求精,在创建企业文化的同时更树立了工联品牌,工联进入到了另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1997年至2000年,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跃出兰州,在整个西北地区都创立了分公司。实际上,工联公司辐射范围一直在扩大,早在工联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95年时,工联就已经在西宁创办了分公司,命名为“西宁伟思特”。但是发展状况一般,于是到98年时,南振岐在西宁重新注册了新的全资公司“西宁南特”,经过改制后的公司发展迅速。99年时,南振岐又在宁夏银川成立了银川分公司,该公司还一度跃居甘、青、宁三省区IT服务业的前列。工联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及西北省区,并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业务不再像刚起步时要花大力气进行宣传,而是主动上门,而且公司的产值也呈积极增长态势,南振岐初步体会到了成功的快感。
此时的南振岐,看到工联不断地朝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发展壮大,日益庞大的公司,日益复杂的管理机构,虽然企业文化日见雏形,但是学工出生的南振岐还是稍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作为公司的老总,南振岐在专业业务上没有任何可挑剔的缺点,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南振岐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公司创业初期的南振岐,完全是凭着一股吃苦的精神边学边干,创业之初尚可应付,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南振岐越来越感觉到管理知识的贫乏,为了系统全面地学习管理理论,南振岐再次踏上了新的求学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