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人生》连载之十五 投身商海创大业
人生的路途中总是有太多的徘徊与犹豫,特别是在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有着在赛特公司的经历,有着自己创办小公司“恒达”的艰难,也有了对现实的改变的心境,更有着对未来的极大地渴望,南振岐非常希望能够有自己的公司,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是继续留在国企端着铁饭碗不放?还是真正脱离体制的限制商海弄潮?南振岐犹豫了。
当时的南振岐,工作关系虽然还在原来的电力公司,但是对于他自身来讲,他已经不满足于回到计算机室再搞程序编程那些他已经做了很多年的事情。再加之以前也有办公司的经历,却因为种种体制或是股权不明的原因,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令南振岐不满现状的问题,初涉商海的南振岐找不到今后的路在何方,于是他在商海边上迷茫着,思考着。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会在某个油尽灯枯的时候出现转机,正在南振岐为着责权、体制而苦恼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入他的耳朵。由于南振岐在赛特公司的出色表现,原单位即电力修造厂工会也准备出资成立一个电脑公司,并且计划由南振岐当负责人。于是电力修造厂的工会主席蒋家麟,便出面与南振岐商讨成立新公司的相关事宜。
在跟蒋嘉麟谈及怎样办公司的事情时,南振岐在总结考虑了曾经在赛特出现的问题后提出,要办公司,必须由我南振岐说了算,哪怕是电力修造厂给了较大部分的投资。而且公司的收益要与个人收益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公司予以统筹,并获得较大的发展。由于有着超人的眼界,同时出于对南振岐的能力的信任,蒋嘉麟答应了南振岐的要求。但是也作为对南振岐能力的考验或是激励南振岐工作的压力,蒋家麟提出,南振岐所办的公司,电力修造厂工会三产公司兰州电力工联公司可以给与大部分投资,但是作为回报,南振岐的公司必须每年给股东进行公司的利益分红。而且还做出了一条硬性规定,如果公司不能完成分红,或是亏损,南振岐就得用家产来赔付投资。
条件看似苛刻,南振岐还是答应了电力修造厂的要求。最终同蒋嘉麟谈成的条件为:电力修造厂以厂工会三产——兰州电力工联公司7万元作为投资,无论公司是否盈利或是亏损,每年上交工会分红。若有任何临时借用资金,公司必须承担15%的利息。
在今天看来,厂里提出的要求非常苛刻,但是对于南振岐来讲,在当时这已经是对他难能可贵的帮助。再加上南振岐也想到有压力才有动力,而且在运营赛特公司的过程中南振岐也已经锻炼了对于市场的把握能力,他认为凭借他的能力,依靠公司一年的目标完成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当时的南振岐又重新拾起了要在商海中弄潮的信念。南振岐便答应了要求,依靠自己向电力系统“借”的七万块钱着手组建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兰州工联高新技术部。
由于是新成立的公司,所有东西都要从无到有,包括办公用品中的一张纸,一支笔都要从南振岐的腰包里掏钱购买。南振岐记得当时的办公桌都是雁滩做的,一部电话机就要四五千元,不但很贵,想买还要托关系。而且当时谈成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公司的财务必须由工会派人看管。南振岐也能理解,也认为这既是对他的监管,同时也是出于保证公司运作规范的考虑。而其他工作人员则通过市场面向社会进行招聘。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南振岐自公司成立之初就狠抓公司的宣传策略,南振岐还在电力修造厂工作时就北京四通、联想、大恒等大公司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又发表了很多关于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论文,在计算机及CAD/CAM领域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同时又是甘肃省CAD协会的副秘书长,经常参加全国和省上的CAD学术交流会,因而认识了一大批计算机各领域的人,于是南振岐就将工联高新技术部的成立大会放在了“甘肃省CAD/CAM学术交流会”上,并邀请了曾经在铁道部设计院、CAD协会、联想、大恒、四通等大的单位与厂商来交流会上作演讲和产品的展示,还有甘肃省企业或科研院所的许多计算机中心的主任、教授等也都来参加交流会,并在会上作论文的交流和测评。从而在计算机特别是CAD界同仁的一致同意,将“甘肃省CAD/CAM协会”从铁道部第一设计院挂靠在了兰州工联高新技术部,以后企业协会互动发展,得到上级及同行的好评。
有这样一个良好的人脉关系,南振岐的起步看似顺利了很多。1994年8月16日,高新技术部正式成立,南振岐将公司开业典礼的地点选在了当时兰州的一流老牌饭店——兰州饭店。这一天,兰州饭店高朋满座,依靠自己建立的社会关系,南振岐广邀业界名流、厂商代表、直接客户、大用户前来参加典礼,同时举办的甘肃省CAD/CAM学术交流会(CAD学术交流会暨计算机展示会)更吸引了广大的计算机领域专家的光临,这无疑既是对工联高新技术部的宣传更是对公司实力的展示,对公司的社会影响力给予了巨大的肯定和提高,这也为公司后来的发展在业界铺平了道路。而且这也是南振岐在离开赛特公司后第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虽然间隔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但此时的南振岐似乎已经找到了真正适合他遨游的海洋,所以他踌躇满志、信心十足。
|